「日常生活」是松菸還沒蓋好之前,就已經在旁邊那幾乎沒有太多商家的住宅區裡,日日開門煮咖啡做甜點了,那時幾乎沒有過路客,跟現在落地窗前的川流不息,成了很強烈的對比,對於他們來說更是,那是就在不到一年裡發生的劇幅變化(Ovan小聲的說了:「包含房租也是。」)

 

Ovan:很有意思的是,現在要來周邊開店的人都會來跟我聊天,好像我是里長一樣,他們去打聽了這個區域最久的店家是誰,然後就跑來找我們了,儘管是陌生人也一樣。雖然生意熱絡了,但反而我喜歡起了六張犁那一區,那邊比較像這裡原來還沒繁華的時候,住宅店家,區域裡面每個距離都剛剛好,互相尊重互不打擾,那是一個很舒服的開店狀態,現在這裡的活力中更多了壓力,似乎每天都必須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才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“剛剛好,平衡,才是好”

來過店裏的客人可能會發現,我們偏愛北歐的設計風格,不是因為我們愛歐洲,而是我喜歡設計在低調的外型下,有著細膩的考量,像是台北很久以前的老房子,可以發現裡面有很多細緻的美感。另外一個我喜歡北歐設計的原因,是設計靈感很多都是來自於當地周圍的湖泊或是森林,從生活裡反射到物件上,讓用的人在使用物件的時候也對生活有更多期待,這些其實都是埋在細節裡面的,有時候大眾甚至不會明顯感知到,只是莫名的覺得舒適。

大家都在說要「美好生活」,那我們要想一下,什麼是美好生活,對吧,不然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了,對我來說,是想要帶給大家體驗的價值,為什麼我要用丹麥的鳥嘴壺,或是用義大利設計師的椅子,我們從來不是為了凸顯我們是很願意花大錢買設計品的店,而是想讓大家也能體驗到那些使用時會覺得「對,剛剛好。」的設計,恰到好處的設計。

 

遲來的第一台腳踏車

我一直沒有一台自己的腳踏車,小時候一直希望有一台,但一直沒有,因為我一直沒達成那個媽媽說可以有一台腳踏車的成績,所以都是接手親戚淘汰的,感覺上就不是我的。距離這台SLADDA,我已經有一陣子沒有騎腳踏車了,本來還擔心會不會忘記怎麼騎,前幾天在周圍騎了一大圈,好舒服好自由,有種回到青春的感覺,不知道為什麼,腳踏車的速度很微妙,它沒辦法多快,但是也不會太慢,讓人在一個很愉快的節奏下,看著街邊的樹,真的很好。

 

在店裡的SLADDA幫我的生活多加上了一種狀態,坦白說,沒有這台腳踏車之前,我大概也沒有想到我會再騎上腳踏車,一踏上去,看到了平常以捷運快速移動會錯過的事情,這個移動是我可以隨心情控制速度的,在這個城市裡,我可以不用這麼匆促,可以有自己的節奏。我也喜歡SLADDA的設計,我可以不用刻意為了騎他而特別做些什麼準備,這就是我說得剛剛好的設計,SLADDA的設計,很體貼親和,很多細節要用了才會知道,光是不會「落鏈」,不用上油,就解決了我的擔心,也不用想什麼變速,我可以以更放鬆的狀態,去喜歡這台車。

 

心上的環保

以腳踏車取代其他移動,是一種環保,不過,我更覺得騎著車是在做心情上的環保,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,騎著騎著,風吹,心情就鬆開了,不知不覺地騎了好幾圈,附近認識我的朋友看到了還揶揄我說:「你現在是開始巡邏了嗎?」過陣子,我大概會趁空用拖車載滿門口的植物去曬太陽,它們很難都曬到太陽,我們每天都要幫他們一直換位子,如果可以一起載出去,大家都曬得到,也不用輪流,人跟植物一起大口呼吸一下,滿好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IK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